本次学科采访活动的对象为我校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曾涛老师。曾老师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本次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让2024级新生对该门学科有更多的感受,让同学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这门学科,从而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体会。本次采访中,我们主要与曾老师探讨了思想政治课程学科的特色、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以及如何应对学生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Q1: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色是什么?
A1:思想政治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理论性上。思想政治课将思想意识培养摆在突出位置,要求老师在备课时预设好教学内容和手段,希望达到的效果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统一。此外,思政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现象的分析。思政课还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我在课堂上一般是通过讲述国家社会主要意识形态内容,将政治理论的要求讲清楚,并通过实践课程和案例分析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Q2:有什么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可以分享给同学们?
A2:相较于其他课程,思政课理论性较强,可能显得枯燥。学生们可以加强理论学习,理解国家政策,并通过多角度接触和参与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
Q3: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如何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A3:同学们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重要性。通过使用现实案例来解释政治理论中的抽象概念,比如政治经济学和法治概念,我希望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去理解这些概念。要通过与学生专业特征相结合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加强学生参与度是十分重要的。
Q4: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
A4:在讨论如何面对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上课时,要结合学生专业特征来进行课堂讨论的建议。例如,将人工智能专业的伦理性问题和社会影响融入到思政课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紧密性,并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
通过本次采访,我们了解到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特色在于其政治理论性与政治性的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曾老师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案例分析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学习心得方面,建议学生深入阅读经典著作,了解党和国家政策,同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曾老师表示,要通过结合学生专业特征来进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曾老师强调,要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兴趣和参与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法。